隋末最大的起义——瓦岗军,李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,最终叛唐被杀
唐武德元年(618年)十一月的一天,唐高祖李渊在京师长安(今陕西西安)举行大朝会,朝会结束后,唐高祖设盛大宴会招待文武百官。席间,君臣频频举杯,祝天下早获一统,愿大唐国运长久,场面十分热烈。可是,有一个人在这时候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,他就是不久前刚被任命为光禄卿的李密。
李密想到自己尽管是兵败王世充后归唐,但仍然带人关中两万兵马,而且此举带动占据关东各地的部将也纷纷降唐,如此功劳仅得到一个光禄卿的职位。更难以忍受的是,在这个盛大宴会上,光禄卿要负责向皇帝及百官供应酒食,这真是莫大的耻辱。想当初,在瓦岗寨(今河南滑县南)做魏公,统帅百万大军,是何等的风光!
确实如此,瓦岗军是隋末起义军中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,李密是后期领袖,前期首领是翟让,约创建于隋大业七年(611年)王薄首举义旗后不久。
翟让原为东郡法曹,因犯法入狱当斩。狱吏黄君汉素来佩服翟让仗义骁勇,一天夜里悄悄对翟让说:“翟法司,天下大势如何发展,你我都看得很清楚,你难道就这么坐在狱中等死吗?”
翟让闻听此言惊喜过望,说道:“我现在就好比圈牢中的一只猪,生死全听凭您做主了。”
黄君汉当即将翟让放出,翟让下拜说道:“我蒙再生之恩固然可喜,您可怎么交代呢?”说着流下了眼泪。
黄君汉生气地说:“我本以为你是大丈夫,可以救生民于涂炭,故置生死于度外放你出狱,你怎么像妇孺一样又哭又谢的!你好自为之就行了,不要担心我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于是,翟让逃到瓦岗聚众起义,单雄信、徐世勣(茂功)都前往投奔。徐世勣对翟让说:“我们都是东郡(今河南滑县)人,不宜在当地抢掠。宋(今河南商丘南)、郑(今河南郑州)两郡是御河流经之地,商旅来往不绝,劫获其财物,就足够我们享用了。”
翟让接受徐世勣建议,率众进入二郡,劫掠运河中公私船只,取得大批粮食物资,来往于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和江都(今江苏扬州)之间的官马也多为翟让所掠夺。越来越多的人来投奔,兵势大振,达到一万多人。但这时的瓦岗军还仅局限于打家劫舍,并无争夺天下的远大志向。所以自起事以来四五年间,始终没有获得太大的发展。
大业十二年,(616年)李密的加入,是瓦岗军迅速壮大的起点。
李密出身贵族世家,曾祖李弼是西魏的司徒,著名的八柱国之一;祖李曜是北周的太保、魏国公;父李宽是隋朝上柱国、蒲山郡公,累世显贵。李密初以门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、东宫千牛备身,袭爵蒲山郡公。后偶遇尚书令杨素,经过交谈,杨素知李密非等闲之辈,将来必成大器,命子杨玄感结交李密,二人成刎颈之交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大业九年(613年)杨玄感起兵叛隋,以李密为谋主。兵败以后,李密亡命潼关(今陕西潼关东)。
李密遍历各义军后,知瓦岗军最强,就由王伯当引荐,拜见翟让。翟让想看看李密有什么本事,就派他去招降各小股义军。李密所到之处,都归附了瓦岗军。翟让大喜,召李密入大帐议事。
李密对翟让说:“刘邦、项羽二人都是起自布衣而至帝王。当今君昏于上,民怨于下,士兵死于辽东,和亲绝于突厥,昏君又放弃京都,巡游江都,这正是刘、项奋起之时,以您的雄才大略,士马精锐,完全可以席卷二京,诛杀暴虐,灭亡隋朝。”
翟让听罢说道:“我落草为寇只为求生,您之所言我怕是做不到。”没有响应。
翟让的军师叫贾雄,通晓阴阳占候,翟让对他言听计从。
李密就结交贾雄,想通过贾雄从术数的角度劝说翟让,翟让犹豫不决之际就问贾雄,李密所言是否可行,贾雄占卜一番后说:“吉不可言。”接着又进一步说:“您自立恐怕事情不一定能成功,若立此人,事无不成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翟让说:“如你所言,蒲山公应该自立,何必来投奔我?”
贾雄回答:“这是有原因的。将军姓翟,翟就是泽,蒲离开泽不能生存,所以必须借助将军。”
翟让一听还挺高兴,与李密的关系越来越密切。于是李密献上第一条计策,他说:“现在您手下士兵很多,却无固定的粮食来源,只靠掠夺度日,非长久之计,一旦强敌压境,必涣然离散。应该先拿下荥阳(今河南郑州),养精蓄锐,待士马强壮了再与人争夺天下。”
翟让接受这一建议,先派兵攻下荣阳郡内各县城,并攻陷了金关(今河南荣阳北),士气大振。
大业十二年十月,隋炀帝命荥阳太守杨庆与荥阳通守张须陀讨伐瓦岗军。张须陀是隋末著名战将,镇压了多支义军。翟让也多次败在他的手下,现在一听张须陀率兵前来,非常害怕,想带兵远遁。李密说:“张须陀有勇无谋,而且他没吃过败伏,一定非常骄傲。您只需列阵以待,我保证为您一战破敌,将其活捉。”
翟让不得已,只得出战,李密在荥阳大海寺以北的树林中设下伏兵。张须陀素来轻视翟让,列成方阵进攻,翟让不利而退,张须陀向北追击,突遭李密伏兵袭击,隋兵一乱,翟让也停止了退却,前后夹击,大败隋兵,张须陀力战而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隋河南诸都县得知张须陀被杀,一个个都垂头丧气,瓦岗军声威大震。于是,翟让令李密自建牙帐,统帅部分兵马,号称蒲山公营。
大业十三年(617年)二月,李密又向翟让献计说:“现东都洛阳兵力不足,越王杨侗年幼,留守诸官政令不一、士民离心、据我所料,东都非我瓦岗所敌,将军如进图东都.天下可指麾而定。”于是派出间谍侦察东都虚实。
但东都留守官员察觉了瓦岗军的意图,在加强守备的同时,派人赴江都告急,请求援兵。
李密对翟让说:“形势所迫,已不可不发。兵法日:先发制人,后发制于人。今天下百姓苦于饥饿,兴洛仓屯有大量米粟,距东都一百多里,将军若亲率大军袭击兴洛仓,东都救援不及,可一举攻占。发放粮食赈济穷苦百姓,远近必然都来归附,百万之众一朝可集。然后传檄四方,号召天下豪杰齐力灭隋,大事定可成功!”
翟让听罢说道:“如此雄图大略不是我能担当起的。这样吧,你率兵先发,我来殿后,攻下兴洛仓我们再做商议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于是李密与翟让率七千精兵,趁敌不备,一举占领兴洛仓,打开仓门,任百姓自由取粮。越王杨侗见丢了兴洛仓,急忙派虎贲郎将刘长恭等率步、骑兵两万五千人讨伐李密。当时东都人以为李密手下是些由饥民组成的乌合之众,不堪一击,纷纷应募,像国子、太学、四门三馆的学生及一些纨绔子弟都来从军,衣服旗帜十分鲜艳华丽。又命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率所部兵迂迴至兴洛仓东面,与刘长恭合兵进攻李密。
结果裴仁基误了军期,刘长恭如期而至。他为争头功,不等裴仁基,连早饭也不吃,就驱赶士兵渡过洛水,列阵向瓦岗军挑战。李密与翟让挑选精锐士兵分为十队、令四队设伏仓城东面以待裴仁基,以六队迎战刘长恭。刘长恭见瓦岗军兵少,有所轻视,结果双方一交战,由于隋兵饥饿疲惫,惨遭失败,士卒死亡一大半,刘长恭只身逃回东都。
经大海寺与兴洛仓两战,翟让主动让位,推荐李密为首领,号为魏公。
二月十九日,李密设坛场,即魏公位,改大业十三年为永平元年,设行军元帅府,以翟让为上柱国。李密进一步部署向东都挺进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时,自太原起兵的李渊已占领了长安,他为了解除东顾之忧,主动派出使者与李密联络。李密自恃兵强,想做盟主,命祖君彦复信李渊说:“我出于辽东,兄出于陇西,但同姓李氏。我德望浅薄,被四海英雄共推为盟主,所望诸英雄给予提挈,戮力同心,执子婴于咸阳,诛商辛于牧野。”李渊接信后笑着对左右说:“李密真是妄自尊大。现在关中尚不稳定,如果拒绝他,则更生一敌,不如卑辞推奖以骄其志,使他为我牵制东都之兵,我得以专心西征。待关中平定了,我们据险自守,观鹬蚌之争,可收渔人之利。”
于是命温大雅复信李密说愿拥戴他做盟主。
李密接信大喜,对左右说:“既被唐国公推戴,天下不难平定了。”
隋将王世充、韦霁、王辩等人先后率所部兵会集东都。九月十一日越王杨侗命刘长恭率东都兵,庞玉率偃师兵,与王世充等共十余万兵众,出兵洛口讨伐李密,奉隋炀帝之命,由王世充节度诸军,十月二十五日夜,王世充渡过洛水,在黑石(今河南巩县南)扎营。
第二天,留部分士兵守营,自率精锐向瓦岗军发起进攻。瓦岗军大败,柴孝和溺水而死。王世充进兵包围了与洛口城呈掎角之势的月城,李密则率麾下精兵直取黑石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黑石守军大惊,连举六烽向王世充告急,王世充见大本营遭袭击,当即解月城之围,回兵黑石,李密在半路邀击,大败隋军,杀敌三千余人。王世充不敢再战,坚壁不出。杨侗派遣使者慰劳,王世充诚惶诚恐,只得再次出战。
十一月九日(丙辰),两军交锋,瓦岗军先由翟让出战,不利而退,王世充乘胜追击,王伯当、裴仁基突然从左右出现,将隋军横断为二,李密才率中军猛击,王世充大败,向西逃去。
这时,瓦岗军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事,翟让手下的一些部将对他让位于李密颇为不满,司徒府司马王儒信劝翟让做大冢宰,总领众务。以夺李密之权,翟让不听,翟让的哥哥翟弘也对翟让说:“天子该自己做,怎能让给别人呢?你如果不愿意做,我就来做!”翟让听后付之一笑,并不以为意。但翟弘的话传到李密耳朵里,李密很不高兴,萌生了铲除翟让的念头。
翟让为人贪得无厌,隋朝官员崔世枢投降瓦岗军,被翟让囚禁起来,让他交出珍宝,并欲动刑。元帅府记事邢义期与翟让赌博获胜,竟被翟让杖打八十下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翟让还对左长史房彦藻说:“上次你率兵打汝南,得大量珍宝,全都给了魏公,为什么一点都不给我?魏公是我立起来的,将来还不知怎么样呢!”
房彦藻一听害怕了,把这件事告诉了李密,并与左司马郑颋一起劝李密说:“翟让贪愎不仁,有轻魏公之心,应早做打算。”
李密说:“天下未定就起内讧,对事业不利呀!”
郑颋说:“手若被毒蛇咬了,壮士可挥刀将手砍掉,为的是保全性命。如果他先动手,后悔可就来不及了。”于是李密下了杀掉翟让的决心。
十一月十一日,李密宴请翟让、翟弘、翟弘子翟摩侯也在邀请之列。翟让部将徐世勣、单雄信等在旁侍立,房彦藻,郑颋往来侍候。
李密说:“今日高官相聚,人不需多,左右只留下几人就行了。”
李密亲兵闻言大都退下,但翟让的卫兵仍站立不动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房彦藻对李密说:“天气寒冷,请赐给司徒左右酒食。”
李密说:“听司徒吩咐。”翟让说:“很好。”房彦藻就把翟让的卫兵引到其他房间,酒食招待,这时只有李密的亲兵蔡建德在旁持刀侍立。
酒过三巡,李密取出一张良弓,与翟让习射。翟让使尽全力张弓搭箭,未发之际,蔡建德从后面一刀砍去,翟让大叫—声,如牛吼一般,当即毙命。翟弘、翟摩侯、王儒信亦被杀死。
徐世勣见状夺门而逃,被乱刀所伤,幸得王伯当救护而免死。单雄信等人一看只得叩头求饶。
李密大声说道:“我与诸位同起义兵,本为铲除暴乱。司徒凌辱群僚,专行暴虐,所以今日所杀只限翟让一家,与诸位无关。”亲自扶徐世勣坐下,为他治伤,又使单雄信等人至翟让大营安抚众人。
为表示对翟让部下的信任,李密又单骑进入翟让营中亲加抚慰,令徐世、单雄信、王伯当分领其众。翟让旧部很快稳定下来,没有酿成大乱。
最初,王世充以为一山不容二虎,指望翟让与李密发生内讧,他得以乘机破敌,当得知翟让被杀,大失所望,叹道:“李密聪明果敢,成龙成蛇,深不可测!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不久,有隋军士兵向瓦岗军投降,李密问:“王世充现在在做些什么?”
士兵回答说:“这几天王世充大量募兵,并宴请将士,不知要干什么。”这时正是十二月的月末,李密对裴仁基说:“我差一点被王世充算计了。因为我们这么长时间不出兵,王世充的粮食都快用尽了。所以他募兵飨士,想趁月黑之夜袭击仓城,应赶快做好准备。”
命令郝孝德、王伯当、孟让分别率兵屯于仓城旁边,以待隋军。
当天夜里,隋军果然前来袭击,由于瓦岗军有备,王世充大败,士卒死亡一千多人。王世充因屡战屡败,向赵王杨侗上书,强调兵力太少,于是杨侗又派出七万东都兵援助王世充。
大业十四年(618年)正月,王世充既得东都援兵,向李密发起进攻,初战告捷,进屯巩县以北,命令诸军各造浮桥,渡过洛水进击李密。各军造桥速度不一,桥先成的先进,王辩最先渡过洛水,攻破洛口城外围营栅。瓦岗军一片惊惧,就在行将溃败之际,王世充不知王辩军已得势,见天色已晚,下令鸣金收兵。李密乘机率敢死队猛攻过河隋军,隋军反败,争先恐后逃往洛北,落水而死了一万多人。王辩、霍世举、刘长恭等诸将皆战死,洛北未渡河诸军也都溃散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王世充不敢回东都,率兵向北败退,仅与数千人到达河阳(今河南孟县南),上书请罪,杨侗遣使赦免其罪,并赐予珍宝、美女加以安慰,召他回东都。于是王世充收集亡散,得一万多人,回屯含嘉城(今河南洛阳北),再不敢出战了。
李密其乘胜进据金墉城,东都城内日夜都能听见瓦岗军的钲鼓之声。几天之后,李密率三十万兵马布阵于北邙山,进逼洛阳上春门,越王杨侗派段达与韦津出兵迎战。段达出城后,望见李密兵势甚盛,不战而还。
李密乘机进兵,隋军大溃,韦津战死,于是河阳都尉独孤武都、检校河内郡丞柳燮,及偃师守官各率所部降于李密,将作大匠宇文恺子儒童、职方郎柳续等人也向李密投降。
李密又派房彦藻、郑颋等人向东分道招慰各郡县。此前,河南大郡荥阳的太守杨庆已投降了瓦岗军。
这时,李密又向另一大郡梁郡(今河南商丘南)派出专使,劝梁郡太守杨汪投降。李密在给杨汪的信中说:“当初在雍丘你派兵追捕我的事情,我早就把它忘记了。”并任命杨汪为上柱国、宋州总管。于是杨汪也向李密派出使者,表示归附。这样,西至洛阳,东至大海,北至黄河,南至江淮,几乎所有郡县都归属于李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窦建德、朱粲、孟海公、徐圆朗等各义军首领都遣使到瓦岗军,劝李密取隋朝而代之,瓦岗军内部裴仁基等人也上表请李密建尊号、正帝位。李密均加以回绝,说:“在平定东都之前,不可议 论此事。”
四月,在江都发动政变后,率十余万精兵试图返回长安的宇文化及来到东都外围,被瓦岗军所阻,不得已引兵转向东郡(今河南滑县东),东郡通守王轨以城投降。
宇文化及将辎重全部留在东郡,命王轨守卫,自己率兵向北进攻黎阳,试图抢占黎阳仓解决军粮问题。徐世勣见宇文化及来势凶猛,就放弃黎阳,退保仓城。宇文化及渡过黄河后占领了黎阳,分兵包围徐世勣。
李密亲率步、骑兵两万救黎阳之危,驻兵清淇(今河南淇县东南),与徐世勣以烽火相应。李密知宇文化及缺粮,急于开战,故意不与之交锋,每当宇文化及向黎阳仓城发动进攻,李密就从后面袭击他。
宇文化及大规模制作攻城用具,实施强攻,徐世勣在城外掘深沟固守,宇文化及难至城下。李密率轻骑五百赴援,仓城又出兵相应,宇文化及大败,攻城用具全被李密焚毁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李密自杀翟让以后,渐渐骄傲起来,对士卒也不知爱惜了,又因为没有占据大都市,缺少绢帛钱币,战士立功者也得不到赏赐,而为了招降纳叛,对归附的降人待遇却很优厚,这些都引起瓦岗士卒的不满;
李密杀害翟让事件虽然没有酿成大乱,但使李密的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,手下将佐对李密产生一种不信任感。
徐世勣曾在一次宴会上指责李密的过错,李密很不高兴,派他出镇黎阳,名为委以重任,实则有疏远之意,所以手下将领也出现了一种离心的倾向;
李密开洛口仓散发米粟,缺乏管理,听凭众人任意搬取,有人取粮太多,搬不动了,就丢在路上,自仓城至城郭大门,路上米厚数寸,被车马践踏,没有容器就用筐淘米,洛水两岸十里之间,到处都是淘洗时遗漏的米,看上去像白沙一样,李密高兴地对元帅府司兵参军贾闰甫说:“真可谓足食啊!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贾闰甫回答:“国以民为本,民以食为天。百姓之所以归附如流,正因为食这个天掌握在我们手里。我们对粮食不知爱惜,一旦米尽民散,您的大业就难以成功了!”另外,经童山大战,劲卒良马伤亡很大,损失严重。这些都是对瓦岗军极为不利的因素。但李密身为主帅,对此却估计不足,以为东都经多次失败以后,兵力已十分虚弱,将相之间又互相残杀,可轻易将其平定。
王世充自控制东都政权以后,为收买人心,厚赏将士,又加紧修造器械,做与李密决战的准备。但王世充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缺少粮食,于是他提出用布帛与瓦岗军进行交换。
李密知道瓦岗军对布帛的需求虽然也很迫切,但对军队来说,粮食更加重要,所以拒绝了王世充的建议。但右长史邴元真等人觉得在这种交易中有私利可图,反复劝说李密,于是李密答应进行交换。这是李密的一个失误。原来,因东都缺粮,每天有数百名隋军投降李密。自得瓦岗军粮食接济,前来投降的隋军越来越少,李密非常后悔,终止了这笔交易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王世充想乘瓦岗军童山大战后元气尚未恢复之机出击李密,但又担心士气不高,就诈称左军卫士张永通夜梦周公,说周公将助隋军出战,而且要急速出兵,必能获胜,如若不然,士兵都将得瘟疫而死。王世充部下士兵多是楚人,笃信鬼神,纷纷请战。
于是王世充挑选精锐两万余人,良马两千余匹,于九月十日出兵进攻李密,旗幡上都写着“永通”二字,军容十分齐整。十一日,隋军到达偃师,在通济渠以南扎下营寨。李密则留王伯当守金墉城,自率精兵赶到偃师,沿北邙山列阵迎战。
李密召集诸将开会,商讨拒敌之策。裴仁基说:“王世充倾巢出动,洛阳必然空虚。可以分兵把守要路,不让他向东进兵,挑选精兵三万进逼东都,世充还救东都,我就收兵,世充再出兵,我又进逼东都。这样,使他疲于奔命,然后可以破之。”
李密说:“你说的对极了。今东都兵有三不可当:第一,士卒、武器精锐;第二,有备而来,决计深入;第三,食尽求战。我只要固守城池,养精蓄锐,他求战不得,不过十日,自然失败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陈智略、樊文超、单雄信等人则说:“王世充兵力并不多,而且屡战屡败,都已经丧胆。兵法日:'倍则战’,我们的兵力何止数倍于他,战之必胜!”诸将纷纷附和,主战者占十分之七八,李密也被这种情绪所感染,决定迎战,裴仁基苦争不听,用手击地叹道:“您一定会后悔的!”
元帅府文学参军魏徵私下对长史郑颋说:“魏公虽然屡战屡胜,但骁将锐卒死伤甚多;又军无府库,战士立功得不到赏赐,所以都不奋勇立功。有这两个因素难以应敌。而且王世充乏食,志在死战,难以与之争锋。你要劝劝魏公,不如深沟高垒拒战,不过十天半个月,王世充粮尽,自然退兵。我再纵兵追击,战无不胜。”
郑颋说:“你是老生常谈。”
魏徵生气地说:“这是奇策,怎么是常谈!”说完拂袖而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程咬金率马军与李密同在北邙山扎营,单雄信率外马军扎营于偃师城北。王世充派数百名骑兵渡过通济渠进攻单雄信,李密派裴仁基之子、上柱国裴行俨与程咬金援助单雄信。裴行俨骁勇善战,单骑赴敌,被流箭射中,坠马落地。
程咬金上前抢救,连杀数人,将裴行俨抱上自己的战马奔还己阵。隋军紧追不舍,长矛从后面刺透程咬金的身体,程咬金返身折断长矛,斩杀追者,与裴行俨俱得生还。这时天色已晚,各自鸣金收兵。瓦岗军损失惨重,除裴行俨与程咬金外,孙长乐等十几员骁将皆遭重创。
当天夜里,王世充派二百骑兵潜入北邙山,埋伏在山谷之中。
十二日清晨,王世充集合士兵说:“今日之战不仅仅是争个胜负,是生是死在此一举,如能获胜,大家都可富贵,如若战败,我们谁也活不了。所以我们既是为国而战,也是为了我们自己,各自努力吧!”说完,率兵直奔李密营垒。
李密出兵迎战,尚未布成战阵,王世充突然发起进攻,王世充事先将军中一相貌类似李密的人捆绑起来,双方正在激战时,将此人牵至阵前,令士兵大声呼喊:“李密已被活捉!”隋军士兵皆高呼万岁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时,埋伏在北邙山中的伏兵冲下山来,纵火焚烧李密营垒。于是瓦岗军大败,陈智略、张童仁举兵投降,李密率一万多人逃亡洛口。王世充进围偃师,偃师守军叛变,劫持守将郑颋,开城门投降,偃师城中的裴仁基、郑颋、祖君彦等数十名瓦岗军将佐全被俘虏。
王世充又率兵进军洛口。守卫洛口的是右长史邴元真。邴元真原为县吏,因贪赃犯罪,逃往瓦岗寨,为翟让所用,及李密建元帅府,翟让推荐邴元真为长史,李密不得已而用之,但并不让他参与重大决策。
邴元真为人贪鄙,宇文温曾对李密说:“不杀邴元真,将来必为大患。”此话传到邴元真耳中,就阴谋叛变。
杨庆得知邴元真心迹,告知李密,李密将信将疑,未采取果断行动。这时,李密率败兵准备进入洛口城,而邴元真已经派人去迎接王世充了。
李密知邴元真已经叛变,佯装不知,想等王世充率兵来到,趁其半渡洛水之时予以打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可是,王世充军至洛水时,哨兵没有发觉,等发觉后准备出战时。王世充军已全部渡过了洛水。在此关键时刻,单雄信又不听指挥,据兵自守。李密自知不能取胜,率兵向东,奔往虎牢(今河南荥阳西),邴元真以洛口城降于王 世充。
李密将前往黎阳,有人对李密说:“杀翟让之际,徐世勣差一点死于乱刃之下,在现在这种情况下,你能信任他吗?”李密也自觉对徐世勣的为人没有把握,就打消了去黎阳的主意。
这时,王伯当放弃金墉城,据守河阳,于是李密自虎牢赶往河阳,与诸将商议下一步将如何行动。
李密提出南依黄河之险,北据太行山,东连黎阳,再图进取,诸将皆以为不可行,说:“现在刚刚失利,众心涣散,士无斗志,难以成功。”
李密说:“我所依仗的就是诸位,大家既然觉得不可行,我就无路可走了。诸位跟着我辛苦了,今我以一死来感谢大家!”说完就要自刎。王伯当抱住李密大声痛哭,诸将也都流下了眼泪。
李密见状说道:“诸位既然信得过我,那就跟随我去关中吧,我虽然没有什么功劳,但保证可使诸位富贵。”
元帅府掾柳燮说:“您与唐国公同族,又曾有书信之盟约,虽然没有参与唐公起义,但牵制东都隋军,使唐公不战而取长安,这也是您的功劳呀!”这一提议得到一致赞同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李密又对王伯当说:“将军家富人多,难道也与我们一起走吗?”
王伯当回答道:“当初楚汉之争,萧何率子弟追随汉王,伯当所恨不能使兄弟子侄全都相随魏公,哪能见您今日失利而轻于去就呢!此行纵然葬身原野也无怨言。”左右众人无不感动。于是跟随李密入关者达两万人。瓦岗军原控制区域的郡县大都投降了东都。
在长安建立唐朝的高祖李渊听说李密来降十分高兴,接连派出使者迎接。
李密见状大喜,对诸将说:“我有兵众百万,一朝解甲归唐,山东数百座城池都曾归我统辖。得知我已归唐,遣使招之,必然都来归附,比之窦融以河西之地归汉光武帝,功亦不小,怎么也能让我做一名宰相吧!”十月八日,李密到达长安。
李密在山东的部将李育德、刘德威、贾闰甫、高季辅等人听李密已至长安,也各以城邑或率部众投降唐朝。
占据北海(今山东益都)的义军綦公顺曾归附李密,见李密归唐,也随之投降了唐朝。
占据黎阳的徐世勣这时归属未定,正在观望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跟随李密至长安的魏徵向李渊上书请求前去招降,经魏徵劝说,徐世勣决定降唐。对其长史郭孝恪说:“这里的土地与民众都是魏公所有,我若上表献之,是乘魏公之败,窃为己功以求富贵。应该把这里郡县的户口数和兵马数告诉魏公,让他自己献给唐朝。”于是派郭孝恪前往长安。
李渊听说徐世勣的使者到了,没有上表,只有给李密的一封信,非常奇怪,召见郭孝恪,才知徐世勣之意,慨然叹息道:“徐世勣不背叛旧主,不贪功,真是一名纯臣!”于是赐徐世勣姓李氏。但同时,这件事也增加了李渊对李密的猜疑、防范之心。
李密自以为对唐朝有功,可官至宰相,但是,到长安以后,有关部门并没有予以热情接待,部下的士兵竟然一连几天吃不上饭,引起众人不满。李渊表面上对李密很亲热,经常以弟相称,并将外甥女嫁与李密为妻,但仅以李密为光禄卿、上柱国,赐爵邢国公,使李密大失所望。
朝臣对李密也不够尊重,执政的宰相甚至向李密索要贿赂,李密心中愤愤不平,整日闷闷不乐。开头所说的朝会献食之事发生以后,李密更觉得受到奇耻大辱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退朝以后,向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的王伯当倾诉。王伯当说:“天下之事应在您的算计之内。现在徐世勋在黎阳,张善相在罗口(今河南巩县南)都是您的部下,河南的形势将被他们左右,所以您不会总是这个样子的。”
李密一听大喜,向李渊献计说:“臣蒙受国家的宠幸,闲居京师不能报效,心中不安。山东之众都是我过去的部下,请求派我前去收抚。凭借大唐国威,取王世充如俯身拾物一般!”
这时,李密过去的将士多数都归附王世充,李渊决定派李密去收抚。唐多数朝臣都不同意,他们认为李密非常狡猾,如派他去,无异于投鱼于水,放虎归山,肯定不会再回来了。
李渊说:“为天子者自有天命,无天命者不能得之,即便李密叛去,不过如将蒿做的箭射入蒿草之中,必无所作为!今天派他前去,与王世充相斗,我可以坐收渔利。”
李密请求与贾闰甫同行,李渊答应了。命李密与贾闰甫登上御榻。赐以酒食,并传饮一杯酒,说:“我们三人共饮这一杯酒以表明同心协力。大丈夫一言既出,千金不易。有人坚决不同意让弟出行,但我与弟推心置腹,不是别人所能离间得了的。”李渊又派王伯当为李密的副手同行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十二月,李密率旧部从长安出发,前往山东。李渊尽管力排众议,派李密出行,但对李密也是放心不下,所以当李密行至华州(今陕西华阴)的时候,李渊下达一项命令,命李密将旧部的一半留驻华州,只率另一半兵马出关,长史张宝德害怕李密一去不回,自己受到牵连,在华州上密表,说李密必叛。
李渊这时也后悔了,想将李密调回,又怕激起李密反叛,就下一道敕书,命李密让所部减速前进,自己单骑入朝,有要事相商,李密行至稠桑(今河南灵宝北),接到李渊敕书,对贾闰甫说:“派我出行,现在无故又将我召还,临行时,天子说有人坚决不同意让我出行,现在谗言起作用了。我若回还,必死无疑。不如索性攻破桃林县(今河南三门峡西),劫其军粮,向北渡过黄河,等消息传到熊州(今河南宜阳西),我已远走高飞。一旦到达黎阳,就大功告成了。你意下如何?”
贾闰甫说:“天子待您不薄,您怎能生反叛之心呢?况且任环和史万宝镇守熊州,这里早晨举事,熊州兵晚上就能赶到。为您考虑,不如暂且听从朝命以表明本无异心,谗言自然不攻自破。如果不愿在长安,想到山东发展,将来等机会再说。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李密生气地说:“唐朝让我与周勃、灌婴之流同列,怎么能忍受得了!谶文说姓李的可得天下,说不定指的是谁呢。他没有杀我,听凭我东行,足可说明王者不死。纵然唐稳定了关中,山东最终还是为我所有。上天给我这样一个机会,我怎能不要,却回去等着束手就擒!你是我的心腹,怎么不与我同心呢?我主意已定,违命者斩!”
贾闰甫哭着又说:“您虽然与谶文相应,但近察天象人事,已相去甚远。观天下分裂,人人都想称王,谁还愿意听您指挥呢?而且自从翟让被杀,人人都说您弃恩忘本,过去的旧部谁还肯将手中之兵交给您?他害怕被您夺去兵权,必然抗拒,一旦出现那种情况,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。如果不是您的心腹,谁肯对您说这番话。望您三思而后行!”
李密一听大怒,想杀贾闰甫,被王伯当等人劝阻,于是贾闰甫逃往熊州。王伯当亦劝李密不要起兵,李密不听。
王伯当说:“义士之志,不以生死存亡改变,伯当我受您的厚恩与赏识,定以性命相报。您既然不听我的劝告,我只有与您同行,死而无怨,只怕是不能成功呀!”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于是,李密将李渊使者斩首,十二月三十日清晨,挑选骁勇之士数十人,身着妇人衣,头戴羃羅(妇女遮面头巾),藏刀于裙下,诈称李密妻妾进入桃林县舍。瞬间,脱去妇人服装,挺刃而出,占领了县城。接着率兵东进,并派飞骑驰告故将张善相出兵接应。镇守熊州的唐右翊卫将军史万宝对副将盛彦师说:“李密诡计多端,又有王伯当相辅,恐怕势不可当。”
盛彦师笑着说:“请给我几千兵马,定能将其斩首。”
史万宝问:“你以何策破敌?”
盛彦师说:“兵法尚诈,现在不能说。”
于是盛彦师率众进入熊耳山(今熊州以南),埋伏于山谷之间,下令等李密军半渡山涧之时出击。有人问:“听说李密要往洛阳,您为什么要率兵向南人山呢?”
盛彦师说:“李密声言向洛,其实是要出其不意,往襄城(今河南临汝)依靠张善相,我在这里设伏,定可将其擒获。”
李密自桃林东行不久,果然向南进入熊耳山,结果遭盛彦师袭击,李密与王伯当俱力战而死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李渊担心徐世勣听说李密被杀,不明真相,起兵作乱,派人将李密首级送到黎阳,通报李密图谋造反的前后经过。
徐世勣见李密首级,面向北下拜痛哭。上表请求收葬,李渊又将李密尸体送到黎阳。徐世勣身着丧服,命三军缟素,按君臣之礼葬李密于黎阳山南。李密素来得瓦岗将士拥护,故将士无不痛哭,有的都哭得吐血了。邴元真投降王世充后被任命为行台仆射,镇守滑州(今河南滑县东)。李密故将杜才干恨邴元真背叛李密,葬送了瓦岗军的事业,向邴元真诈降,后伺机刺杀邴元真,用其首级祭奠李密的坟墓。
轰轰烈烈的瓦岗军起义以李密被杀为标志终告结束,它是隋末所有义军中声势最大、作战最为英勇的一支,是推翻隋王朝的主力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